金秋时节,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4500多亩水面晶莹,湖水清澈见底,几朵水草随波漂浮。 管理员赖小利站在小船上,熟练地伸出长棍子捞起网袋,水草就被扔进了船里。
今年53岁的赖小利已经在兴隆湖做了5年的“护水人”,目睹了这里的生态变化和人气之旺。 “几年前,兴隆湖到处都是泥,我一天能捞到6船垃圾。 现在水变清了,每年都有白鹭三趾鸥青头潜鸭,很多候鸟都在飞来飞去过冬。 一到假日,一天就来几万游客。 ”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把天府新区蓝图画到底,保护70.1%的青绿空间,构筑15条重要生态廊道,注重城市美学塑造……2021年,天府新区拥有城市绿地和森林面积超过7000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4天今年2月,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正式启动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
“我们在天府新区开启科研新篇章,吸引国内外专家深入开展宇宙线物理研究,建立探测器设计和重要器件研发基地。 ”中科院分院院长王嘉图说,“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大公园,走出实验室就成了公园,可以组织学术交流。 周边创新型企业还可以与大型科研设备共享科研数据,科研生态非常好。 ”
兴隆湖南岸,魔方般大型的蓝色立方体建筑倒映在湖水中。 那是成都超算中心的所在地。
天府新区的繁荣,是西部经济大省四川勇担重任的生动写照。
2021年,天府新区GDP突破4000亿元,增长9.7%; 研发支出增长100%以上,创新动能不断聚集。 肩负新增长重大使命的四川砥砺前行,2021年GDP突破5万亿元大关。 全省投入研发经费1000亿元以上;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营业收入达到2.1万亿元,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5.1%。
9月26日,四川省总投资5900多亿元的219个重大项目在天府新区开展现场推广活动,项目覆盖能源交通产业园区等多个领域,彰显了四川经济在复杂环境下的韧性和潜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