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再好的七姐妹,依然是企业垄断。这是低级垄断,因为他们不敢和政府对抗,他们的行为会受到约束。所以七姐妹垄断期的油价还是比较合理的价格。一个组织的出现,为国际原油价格成为恶魔埋下了伏笔,那就是国家垄断组织。1960年9月,中东四大产油国伊拉克伊朗沙特科威特和南美产油国委内瑞拉的石油部长在伊拉克巴格达宣布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这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起源。
随后,其他产油国也加入了该组织。为了建立垄断地位,必须占据足够高的市场份额。七姐妹主要靠管理来增加市场份额,实现垄断。由于所有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都是国家,他们开始依靠国家机器来扩大市场份额,其手段是将原油工业国有化。先是阿尔及利亚,然后是伊拉克伊朗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尼日利亚委内瑞拉都通过立法提高持股比例取消特许权制度等方式从国际垄断石油公司手中收回了石油开采权。到1978年左右,上述国家都实现了石油工业的国有化。
石油输出国组织既然能一举将国际油价推高300%以上,就当之无愧地从七姐妹手中夺取了国际石油定价权。只要其他国家不以军舰和飞机进行武装干预,就没有人能打破国家联盟的价格垄断,这是石油输出国组织肆无忌惮行事的基础。1952年,科威特每桶石油的开采成本是10美分,沙特阿拉伯是19美分,伊拉克是24美分,等等。石油输出国组织把国际油价从每桶2.7美元提高到13美元的过程,就是把油价变成魔鬼的过程。由此可见国联垄断之恶。
这背后的原因是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在1969年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滑。到1973年,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已降至全球产量的16%。二战后,中东的石油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到1961年,中东的石油产量已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25.1%,其出口量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51.6%。随着20世纪60年代新油田的投产,中东成为世界石油生产和出口的焦点。
第一次石油危机让国际油价成了妖,1978年第二次石油危机让国际油价成了精,居然超过了每桶40美元。这样的价格,中东国家的开采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国际油价成为“恶魔”后,也为石油输出国组织埋下了祸根。这一时期的石油开采行业可谓“点石成金”,利润甚至高于贩毒!这就形成了一股投资原油勘探的浪潮,许多国家的石油勘探工业都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其中最成功的是苏联和北海。
1969年,在北海发现了Ekfisk油田,1970年发现了Fortiste油田。到1980年1月,挪威和英国的北海油田储量分别确定为57.5亿桶和154亿桶。随着这些油田的相继建设和生产,挪威和英国成为重要的产油国。尽管这一时期美国的石油产量仍在下降,但是,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如苏联挪威英国中国墨西哥等的石油产量却在下降。已经超常规发展,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垄断力严重下降,造成了上世纪最后十年国际油价的大幅波动和持续调整,本质上是国际油价市场化的一个阶段。
本世纪头十年左右,国际原油价格走出牛市,石油输出国组织“功不可没”。2001年1月2001年3月2001年7月2006年11月2008年9月2008年10月和2008年12月分别减产150100100和1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