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达外语学校好不好,东南大学怎么样?
感谢受邀请,下面是我的分享,愿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我是原创1000集志愿指导视频,教会大家自己填志愿的“勋哥”!
关注头条号“勋哥教你填志愿”,自己学会志愿填报,自主招生。
头条搜索:志愿填报勋哥,获得更多免费志愿填报指导视频和志愿填报数据
下面是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大家参考。
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定位:
“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的学科布局
“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的一流学科建设
一、东南大学2017年学科评估结果及双一流建设学科盘点1、东南大学2017年学科评估结果
2、东南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盘点
头条搜索:志愿填报勋哥,获得更多免费志愿填报指导视频和志愿填报数据
二、东南大学全国投档线、位次一览表1、东南大学,江苏省、北京市 、天津市、山西省,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投档线及位次一览表
2、东南大学,内蒙古、辽宁省、 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投档线及位次一览表
3、东南大学江西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投档线及位次一览表
4、东南大学,湖北省、湖南省,广西、重庆市、广东省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投档线及位次一览表
5、东南大学四川省、贵州省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投档线及位次一览表
6、东南大学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新疆、河北省、高考志愿填报录取投档线及位次一览表
头条搜索:志愿填报勋哥,获得更多免费志愿填报指导视频和志愿填报数据
我是原创1000集志愿指导视频,教会大家自己填志愿的“勋哥”!
你觉得现在报IT培训班还有用嘛?
谢谢邀请!
说到前景,必须会提到前景,只是说到前景之前,需要先把背景介绍清楚。
说到前景之前,需要先把背景介绍清楚。
第一点,培训机构肯定是为了挣钱去的,这一点不用说,所有的公司都是为了挣钱去的。
第二点,培训机构出来的学员,大概只有20%的人能找到工作,80%的人找不到工作,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很多人其实都知道一件事儿,多数都是在于你自己,而不是在于别人。
第三点,培训机构在很多时候都是转行人员的最好选择,如果你能够自学成材,很好,但是培训机构还是能够给你提供他本身的价值的。
可是培训机构基本上烂大街了,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先从为什么需要借助培训机构来说,再来说说为什么培训机构变的那么坏,最后再谈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培训机构存在的价值
1。行业背景
公司培养新人的成本太高,这又是一个技术活,没有以年来计算的时间,很难产出一个靠谱的程序员。java工程师是3~5年,WEB工程师是1~3年,这点在之前的我的回答里已经说了很多遍了,为什么公司不爱招新人,我也写了一篇魔幻版。
直白点说就是:达不到公司的要求。
第一:你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不足以胜任公司的要求。
第二:你自学而来的知识,也不足以胜任公司的要求。
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在互联网领域上脱节的是越来越严重,其他行业我不知道。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无缝过渡的,不然也不会有大公司会招应届生。而这些公司招应届生,看的其实是这些人的潜力,跟成本有一点点关联,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看潜力,一个有潜力的应届生还是值的花时间培养的,毕竟大公司也不怕新人走,新人成长 起来之后大公司也一样开得起薪水。
所以你有没有潜力,取决于你在本科阶段学习的基础怎么样,算法和底层的原理会多少,一般而言,很少会让你去学习各种框架。
比如说,像之前流转很多的微软面试出的各种智力题,很多时候都跟编程没多大的关系。
这是大公司的选拔标准,其他人只能看着。他们能培养新人,是因为这些优秀的人在未来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价值。
但是中小公司呢?很多中小公司自己都未必活得过程序员成长起来,他们哪来的时间去带新人呢?
很多人都有这种念头,说我不要钱,工资,只要能学东西,你带我。
对不起,太累。玩过魔兽的都知道,打团本真不是说有新人说能进就得进的,你的装等还是要看一看,一个配合不好就是团灭。
所以行业背景就是:绝大多数公司都需要能直接上手独立完成项目的工程师。
要求再低点的话:就是能独立完成一个模块的工程师。
要求再低点的话:就是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可以独立完成模块的工程师。
但是实际情况呢?大部分从培训机构出来的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如果都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会有大量的公司招不到合适的人了。
所以互联网上的职业培训的特点就是:1.一大批人找不到工作,2.一大批公司招不到人。
原因就在于是,这些人达不到入职要求,公司又实在没办法降低标准。
2。行业前景
这个行业的前景还是很好的。不用质疑,你也不用管多少人在竞争。核心的问题不是在于人多,而是在于人再多都满足不了要求。不是大家都很好,而是大家都很差,又编造简历,所以导致公司招人的要求一直在提升。
互联网+这个概念,其实是大大的刺激了对于互联网人员的需要。以前可能只是做新闻的,游戏的,聊天,视频的叫互联网。现在做金融的,医疗的,汽车的,房产的,旅游的都叫互联网。
在未来也是一样的,所以整体的趋势没什么问题。也是朝阳行业,薪水相对于其他行业的薪水而言,几乎是惟数不多的社会底层不靠背景而能够上升到中产的通道之一,也就是有车有房能出去玩而已。
3。培训机构的价值
培训的价值在于,
第一,给你圈定范围,告诉你学什么。
第二,给你指导,让你在困惑的时候能够答疑解惑。
第三,给你提供一个真实的项目实践机会。
第四,给你提供一个好的人脉关系。
简单说,职业教育本来应该做的,就是要弥补起学历教育和职业要求之间的鸿沟,就是要培养出真正的符合公司要求的工程师。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培训机构收多少钱,那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儿。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培训机构自己也不该能活得下去。
但是实际情况是,99%的培训机构都做不到这一点,反而是用各种虚拟宣传来骗学生入学。
这才是为什么培训机构的口碑坏掉的原因。
现有的培训机构已经烂透了,你所接受到的招生老师,他们最高可以拿走你学费的40%。
就是说,本来应该做到的事情没做到,本来应该承担的责任没承担好,可是坑蒙拐骗的招数学了不少。
举例子,常用的招生手段:
1。给自己灌各种高大上的牌子,各种国家认证,行业认证。
2。直接租大学校园整层楼,好多人都会觉得,啊,在知名大学校园里,一定很正规,其实就是花钱租房子而已。
3。各种名企的合作,新浪搜狐滴滴什么的挂一大溜牌子。
4。就业薪水直接往高里去吹,去捧,12K,16K,18K,直接往24K喊的都有。
5。包就业,就不了业可以免费重修,但是实际上就业条款非常严格,而且,这几年唯一喊出来的跟包就业有关的,也就是百度那边说北大的本科和硕士有多少要多少吧?我不知道自己记错没。
6。完全不顾忌入学人员的基础,哪个职业火就推着他们去学哪个职业,压根不做入学测评,不做职业推荐,或者是就是“面向薪水选职业”,只要是高薪,无论你是什么底子,你都可以学的会。
7。以招聘的名义来招生,这几乎是职业培训机构的最让人不耻的地方,也是最直观的让人感觉到是骗子,前面最多是坑,最多是虚假宣传,以招聘的名义来入学,就是百分百的骗。而且,不管你学的水平是高是低,这些面试官自己都不懂技术,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培训。
8。助学贷款本身没什么问题,审查机制是最大的问题。助学贷款的利息我不记得是多少,但是肯定是有钱挣的,可是坏账率也特别高。但是几万块钱,谁家还不起?
9。教学方式上,因为老师紧缺,所以偏远地区教学统一北京这边讲课是很正常的。老师本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好老师,真的不多。很多老师其实自己也愿意把学生教好,但是学生太多了,而且大部分都没什么自制力,以为来上学还是跟高中大学一样,上课睡觉,甚至根本不来的多的是。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些老师自己可能都没做过多少项目。怎么可能教的出来能够做项目的学生呢?
10.教材上,基本上是大杂烩,从没有说高精尖的方向,跟一线互联网公司的技术相差也很远。而且什么都敢教,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VR。说是灌鸭有点过份, 灌肠才对。
11.校企合作,学校需要学生签实习协议,学生需要一个实践环境,培训机构需要有一个机会接触学生。这本身也没什么问题,如果真的能提供一个实习环境的话。问题就在于,大家都是以这个为幌子,是不是真的实习了谁在意。学生更多的还是会信任老师,老师只要能保证学生的安全,硬件设施能过的去,有桌椅板凳,有教学场所,有老师教就行了。培训机构一般能有25%的转化率,如果大家有知道的关于校企合作更多的,可以留言告诉我。
以上这些就是我知道的培训机构的手段,这数十种,不是坑,就是蒙,最烦的就是骗。
但是从实际上来说,这些难道不正是想要学习计算机的人的痛点么?
喜欢高薪,不想努力,偏信光环,没有实践,没钱交学费,随大溜等等等等,这些人性的弱点和需求,本来应该是培训机构想办法来解决,并且帮助这些学员成长的,现在成为了收金利器。
第二部分 回归教育本身,到底能不能在4个月之内培养出来可以独立完成项目的工程师?
1。从大班课说起。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大班课,对吧。
过了很久很久之后,我做了修真院差不多有一年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大班课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每一个人的基础,性格,天赋,能力,理解力,动手能力都不一样,这直接决定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一个知识点需要的时间和途径是不一样的。
这种不一样而且差别特别特别大,大到有的人可以在一个星期之内一点透,很快就能明白为什么。有的人却过不去自己那道槛,他自己的那层窗户纸是捅不破的。
可是技术本身就有非常严格的层级关系。你的基础没打好,你可以学下一个层级的技术吗?
老师讲课,不会等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掉队。确切来说,不止是大班,就算是小班,也会出问题。
所以在培训机构定期开班,大班制教学上,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这里。
我是前两个星期才知道有一个叫自适应学习的方式,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一下。
但是我不太推荐更改学习路径,而推荐控制自己的学习时间。
2。从名师说起。
是不是真的老师名气越大,水平越高,对你的帮助就越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首先,老师不是水平越高,讲课越好。
其次,老师可能会把一个知识点讲的浅显了,但是你未必易懂了。最麻烦的就是在于是,你的思维方式, 你的表达会出问题,你向老师提问,希望老师解惑的时候,他有很大的可能根本无法理解你的思维和世界观。
每一个专业领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说的职业习惯,新人不会这样,新人会天马行空,这也直接导致新人和大牛之间交流会出现障碍。
所以,我一直都不觉得,并不是老师名气越大,对你的教导就越好。
3。从动手能力强开说起
这是一个必须要实战的职业,无论是程序员,还是PM,还是QA,职业教育必然少不了的是实战演练。
正确的路会有好几条,你犯的错可能有上万条。而程序员大部分都是在错误中成长,在错误中晋级。
这种动手能力,还体现在你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上,偏偏互联网行业又是一个技术更新迭代特别快的行业,两年一次大的技术革新是正常的。比如说,你的JDK7还没学完,JDK9就出来了,所以你花了半年时间学习JDK,最终要用到JDK9的时候,重点还是在于你能否有快速学习新技能的能力。
这种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正式传统培训机构无法培养,甚至根本就不去培养的。
也是用人单位最不喜欢培训机构出来的学生的问题之一。
所以我说到动手能力,一方面也是指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是指真正上手去做,另一方面也是在谈你的学习能力。
这部分说的有点乱,条理不够清楚,以后我慢慢梳理。
但是结论是一样的,就是你在培训机构除了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还是看获取知识的途径。
这也是我一直不提倡大家通过看视频,听课的方式学习基础技能的原因,但是一直也没什么机会好好的讲清楚。
也不能怪我,这些问题本来就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第一个问题的思考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反复锤炼思考,不断的去问自己,去践行去验证的答案。
4。从真实项目说起
一个学员,如果没有真实项目的演练,倒底可不可以成为一个马上上手就能用的工程师?
除了基础技能的学习,还有哪些是你成为一个职业工程师必须具备的?
1。基础技能。
2。理论基础。
3。开发流程。
4。职业素养。
5。行业知识。
基础技能就是知识点,这里更偏重的是动手能力,你会不会就体现在两个地方,第一,你能不能做的出来,第二,你能不能讲的出来。
能不能做,就是基础技能,能不能讲,就是理论基础。
开发流程和职业素养往往又是两个最容易被忽视,又特别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很多中小公司都没有开发流程。
职业素养更谈不上,得过且过的人多的是,甩锅侠并不是不存在。
行业知识也很重要,医疗,金融,旅游,哪些行业没有自己的行业积累呢?这对程序员而言,还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你觉得在国企工作有没有前途?
本人就在大型国有企业工作,至今已有22个年头儿了。这二十几年经历了很多,单位辉煌,低谷,停产,整顿,再生产,公司上市,扩建,最后淘汰所有旧设备,上马新设备,新项目,成为全球最大不锈钢生产基地。要说在国有企业好不好,每个人的感触是不一样的,所谓外边的想进来里边的想出去,这个是没有定论的。
国家在逐渐强大,国有企业也在逐步壮大,担负着国家的主要经济命脉,为社会承担着巨大的责任。随着改革单位的一切一切也都在跟着变化。
我刚参加工作是在1996年,当时我单位全年锈钢产量为3万吨,全厂职工约1500人,工资平均1000元左右。当时号称全国不锈钢薄板产量的三分之一,可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就连废钢都是抢手货。时至今年,单位在不断扩大产能,我厂全年不锈钢薄板产量已达300万吨,全厂职工2000余人,平均工资5000元,(2017年4000多元)这就是现状。现在的工人很辛苦,一人多能一人多岗,每天工作要应付各种的检查,各种的考核:安全,质量,5S, KTY, 等等等等……下了白班要演练,下了夜班要打扫卫生,要么开会,所做的工作一律必须有照片,有签字,事事做到有章必循。 长白班搞设备的更是辛苦,任何设备问题都要追责,只要发生问题,所在区域点检维护人员就要受到考核,白天干不完下班继续干,晚上设备发生问题晚上来厂处理,要随叫随到。工人苦,领导也辛苦,每天早7:00之前就到单位了,现场看看就要开早会,上边一级压一级,开会基本就是挨骂,每天下班至少也在19:00以后,没有休息日。说说待遇吧,五险一金是肯定的,公积金每个城市不一样,我们这里自己交工资的6%,单位交12%。工人月工资税后5000-8000。
在国企干就是相对稳定,但工资低,压力大,工作量太大了。不过国企岗位多,也有工作量小的,看干什么了。若是名牌大学毕业在国企和私企之间选择的话,我的建议是去私企,国企的设备,工艺,都是固定的,谁也改变不了什么,所学专业也不会有很好的发挥,说白了要向上去得靠关系,论资排辈。在国企呆上两年就把上进心磨没了,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你知道哪些轰动一时的悬案?
南大碎尸案,96年的案子,至今未破,毫无疑问是一桩悬案。
1996年1月19日,一名女清洁工在南京华侨路边的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数百片切好而且煮熟的肉片。当时女清洁工以为是是猪肉,便把袋子捡回了家。然而后面她在清洗捡来的这些肉片时,却发现里面夹杂了三根疑似手指的物体,女清洁工被吓得不行,立马向警方报了案。
经过警方确认,这袋肉片乃是尸体部分碎片,随后警方便展开大范围的搜索排查,在余下的一个多星期内,警方在南大附近的多个垃圾堆里,发现了十余件装着尸体碎块和衣物的塑料袋、提包,以及带血的床单。
根据化验,这些尸块以及衣物,全部来自于一位受害者。这名受害者名叫刁爱青,是南京大学成教学院的一名大一女学生,其于1996年1月10日失踪,之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1月19日在南京华侨路,那位女清洁工发现了她的部分尸体。
本案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一起碎尸案,死者的肉被切割成2000块以上,而且内脏、骨骼、头颅、衣物被分开包装,抛至南京市区八个地点以上。凶手作案手段之残忍,着实是有些骇人听闻,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更为关键的是,尽管警方竭力侦查,但至今都还未破案,凶手依然逍遥法外。
那么问题来了,南大碎尸案为何难以侦破?
其实这还得从受害人刁爱青说起。刁爱青不是南京本地人,家住江苏泰州农村。她是因为前两年高考失利,然后经家里人介绍,来到南大成教脱产班上学。当然了,大家不要因为成教班就对刁爱青产生偏见。根据刁爱青同学朋友以及家人的介绍,这个女孩儿虽然成绩一般,但却十分文静,性格内敛。刁爱青脾气很好,很少会与身边人发生矛盾,就算是受了委屈,也是常常自己一个人生闷气,不会去与人家争论。
此外,内向的刁爱青,不善于交际,个人防备心理很强,尤其是针对陌生人。根据刁爱青的好友描述,如果是在路上碰到陌生男子搭讪,自己好歹会应付两句,而刁爱青则是直接不予理睬,并且还会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最后,刁爱青的爱好也比较正常,她平时爱听歌,喜欢看书。周末的时候,要么是躲在寝室里,打开收音机听听王杰、齐豫的情歌,要么是到街上的书摊逛逛,至于其他那些鱼龙混杂的地方,她是不会去的。
综上所述,受害人刁爱青是一个性格内向,交际不广泛,而且比较谨慎的女孩儿。这样一个人畜无害,平平无奇的女孩儿,在警方面前就如同白纸一般,警方想要通过她之前的个人经历去寻找线索,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当然,警方的困难远不止于此。首先,由于90年代经济不发达,缺乏城市道路监控,更查不到诸如手机定位消费这样的个人行踪线索,警方根本调查不到刁爱青当时的具体行踪轨迹,其大部分线索都是来自于当时的一些目击者和朋友回忆。
比如从刁爱青的高中同学那里得知,刁爱青在失踪的前两天,参加了高中同学的生日聚餐。从刁爱青的舍友出查到,刁爱青在第二天没有上课,而是与家里来的老乡玩了一天,回来后又因为同宿舍的女孩违规使用电磁炉,遭到老师均摊罚款。而在失踪当天,刁爱青白天都在教室和寝室,晚上才出的门。至于出去干嘛,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事实上,前面的这些线索,对于警察来说,都没什么用。唯一值得怀疑的那位老乡,也只是同学从刁爱青那里听来的,是否真有其人,或者老乡是谁,警方都调查不到。
其次,当年的科技手段有限,警方只能通过人海战术,去寻找尸块的来源线索。但南京城人那么多,流动量那么大,凶手又是多地分散抛尸,警方及时将南大周边翻个底朝天,也很难找到凶手的线索。
比如说,当时警方会排查所有在抛尸现场出现过的人,比如说垃圾箱,只要倒过垃圾的人,都会被拉过去登记调查。但是由于缺乏监控等科技手段的辅助,这样的调查无异于大海捞针,甚至有可能警方已经接触到了凶手,也无法发现他。
最后一点,凶手的手段比较高明,他将尸体煮熟之后,分成大量不易被发现的碎块,分多地丢弃。导致警方无法在第一时间确定尸体的来源,以及抛尸的规律。等到警方开始全面排查的,他已经作案完毕了。而且凶手作案非常细心,没有在尸体碎块以及衣物中留下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所以,对于凶手,警方一直是没有什么头绪。根据目前的线索进行分析,警方只能大致推论出凶手的一些信息。
首先,凶手可能是医生或者屠夫,因为从他对于尸体的拆解手法来看,一定的比较熟悉人体构造的。无论是尸体碎块的一刀成型,还是超过两千块的尸体碎块,都说明这个人有着过多次解剖的经验。当然,也有说法称,此人或许是有着长期的打猎经验,因为装碎块的包裹中,有一个桂林山水旅游包,里面夹杂一些管型印记和黑火药残渣。而猎人是有着宰杀和解剖猎物尸体的经验的。
其次,通过凶手抛尸的地点分布来看,凶手应该就是南大校园附近的人。
最后,凶手应该是熟人作案,因为根据刁爱青的个人性格与交际范围分析,如果不是因为认识,凶手想要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将刁爱青杀害并碎尸,其实是比较困难的。比较这不是当街行凶,捅一刀就了事,其需要一个封闭隐秘的作案场所,其中就涉及到运输的问题。而且根据对尸块的勘验,法医发现刁爱青不是在失踪当天被杀害的,而是在三到四天之后,很可能就是刁爱青被凶手骗到家里。
对此我们可以联系到前面,刁爱青于失踪前一天翘课外出去赴约的那名老乡身上。很可能当时刁爱青出去见的就不什么老乡,而是凶手,二人有着比较亲密的关系。而第二天,刁爱青因为之前被宿舍老师罚款影响了心情,加上身体有些不适。她选择出门去找凶手,进入落入了魔掌。
当然了,以上仅仅只是基于案情线索的一个推断。而且即使这样的推论成立,也无法帮助警方找到凶手。因为除了刁爱青自己。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她当晚去找了谁。总之,因为线索太少,案子至今未破,而凶手也一直逍遥法外。或许他现在正在饶有兴趣的浏览着这篇文章,颇为自得。但是,不管怎样,警方并没有放弃。即使案子已经过了20年的追诉期。
2016年的1月19日,曾有传言说南大碎尸案的20年追诉时效已过,凶手可以重见天日了。但警方立马站出来辟谣,此案不受追诉期限的规定,警方将会追查到底。
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见到凶手伏法吧!
关于【愿达外语学校好不好】和【东南大学怎么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