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外语难,冬奥会开幕式英语解说是谁?
季小军
感觉背单词好难?
谈起学英语背单词,可能很多人都深恶痛绝,觉得单词实在是太多了,感觉穷极一生都背不完一样。但是,要想学英语,没有一定的词汇量,那么你的学英语过程,可能就是每个单词似乎都似曾相识,单词书背到了吐,拿起阅读理解,还是看不懂。我们很多人背英语的方法,都是不太适合自己的。很多人背单词都是,背一遍英文的,看一遍中文的,再背一遍英文的,再看一遍中文的,似乎好像这个单词就背下来了。可是三天过后,这个词的英文怎么说,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什么也不记得了。
那么我们有什么有趣的办法可以让单词背诵起来,没有那么枯燥和乏味呢?
1、英语单词分类记忆法:
2、单词形象化记忆法:
英语的单词,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这个需要我们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学会总结。建立自己有趣的背单词的方法,只有兴趣上来了背诵单词才能简单。
为了英语这门学科?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我国开始在全日制普通大学开始推行英语等级考试。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初中、高中开始出现英语课程。
本人是90年出生的,小时候在农村上学,没接触过过英语。知道去附近的公主岭上初中,才开始第一次接触英语,从此一直到大学毕业一直没有离开过英语。
大学毕业之际,准备考研,结果由于英语成绩差一分没过分数线而落榜。对英语的学习也就从那一刻截止了,回想起这十年的时光,英语的学习占据了很大一块,毕竟英语的分数占很大一部分。
可是,十多年的英语学习,我们的外语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尽管四六级证书、专八证书在手,能与外国人正常对话的人又有多少呢?不看字幕就能看得懂英文电影的又有多少呢?多少学习英文的人到头来还不是从事与英语无关的职业,或者说在国内的各级学校当英语老师吗?
在我看来,如此大规模的学习英语似乎没有什么必要。
第一,如此学习英语浪费时间毕竟,学习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背英语单词、学习英语语法、做英语习题、背诵英语作文中度过,甚至还要练习听力和口语。而最终真正能用到的人却少之又少。
很多人毕生都不会与外国人打交道,也不会从事与外国人、外语有关的职位,即便是看英文电影也得看字幕才能看得懂。
其实,我们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远比我们的母语要多得多。这就导致很多人英语单词背得很溜,汉语中的经典诗文却背诵地磕磕绊绊。
若是把学习英语的时间转移到其他学科上,或者放松心情上,那么可能学生们的负担会减轻很多。
第二,英语应该成为一门爱好或专业进行选修既然并非每个人将来都会使用英语,那么英语就应该作为一门爱好、或者专业课存在。让有需要的人有地方学习。
其实到了大学的时候学习英语也不晚,毕竟很多学习外语(小语种)的人都是在大学的时候才开始学习的。
第三,英语有时候耽误一些偏科的人才在上学的时候我们身边可定有这样的同学,在某一刻上非常优秀,但是可能在英语上的表现就比较短板了。
这些人想要对专业方面的内容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他们可能迈不过英语这道门槛。彩门只能就此望而却步了。
其实,随着我国经济地位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应该逐渐增加汉语这一母语在本民族教育中的地位,以充分的自信来面对国际竞争,如此,我们才能打破崇洋媚外的心理。
内向的人学什么技术好?
学计算机,尤其是编程,就是俗称的IT民工,苦哈哈的程序员。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理论学习十分的枯燥,老师上课的方式大多也是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很无聊。而在实践中,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调试也是相当头大的事情,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能找出错误和不合理的地方,才能顺利执行一项程序。
计算机科学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科学。所以自学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至于学什么?
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现代软件工程,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其他一些选修课因学习而异。 另外,英文一定要好,计算机顶尖技术在美国,最新的技术文献都是英文的。所以英语关也要过的。
而学会了程序员所需要的一切技术后,程序员的就业和薪酬又是如何呢?就业前景怎么样?
我告诉你,好到你不敢想象!
首先程序员并不多。据说中国也只有200万会写程序的人(占人口0.14%)。相当少。
另外,印度270万程序员,也只占人口0.2%的样子。
我们先从西方国家的角度出发吧。虽然和中国印度不一样,但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美国的Tech行业(包括IT在内)工作人员达到700万;占人口的2%以上。
英国类似,160万员工,也占到2.4%。其它西欧国家应该都是差不多的比例。
不过拿整个行业来对比不恰当。因为高科技行业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是搞程序的。美国专业从事软件程序的人口呢,好像只有102万(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0.3%。
另外,在美国的职业排行中,程序员在所有职业当中人口数量排行第三十,还少于:
律师职业,104万;金融资产管理,110万;大学老师,130万
如果觉得金融和律师工资高很合理,那程序员工资高也是合理的。
话说,软件行业还详细分类,分各种语言各种平台各种特殊要求。编程语言的话;熟悉Java到专业程度的程序员只有其中30%。Python估计20%。C不到10%。像Golang之类的小众语言,1%都没有。
我们假设伦敦只有0.3%的人是写程序到专业程度的,那就是四万人左右。如果伦敦一家公司必须招Golang经验的人,能选择的程序员可能只有三四百人的范围了。如果再要求人家Python和Golang都会,那可能少到只有50个人选是合适的。随便看看一家科技公司的招聘要求,都会有好几个乱七八糟的,比如这语言那语言、什么SQL啊、Linux啊、机器学习啊、云端计算啊。。。每家公司要求也都不一样。真能完全符合他们所有要求的人可能只有几个甚至根本不存在。能找到满足两三个要求的人已经算很不错了。
其它行业没这么麻烦,一个职位总是有很多人都能胜任的。选择多了,公司就有条件把工资压低之类的。但是在程序招聘方面,谈工资的权利在程序员手里,因为对方没有选择。程序员本来那么稀有,非常适合要求的程序员更是稀有之稀有,不能错过。
(在简历上写什么都会的人一抓一大把;但是人家公司也不傻,能看穿。这些东西到精通的地步都需要好几年的经验。如果某个程序员真能够精通了其中两三件,又正好符合公司所要的,那价值无上限啊。稀有度决定一切)
(也有不一样的,一些高科技大公司比如google、facebook,他们不一定要求人家具体会做些什么,因为反正什么类型都会招收一些,而且有耐心培养。但是人家找的基本是高能力的人,强调problem-solving能力、逻辑清晰、抽象思维、创新思维、有直觉的、等等。达到这种境界,会什么不会什么都不重要,反正都能很快学会新技能。但是一般公司没这耐心,没这远见,只想尽快找一位能马上解决特定问题的员工)
(当然也不能说一个程序员的价值取决于他熟悉多少种计算机语言什么的。请别这样理解。许多程序员“高阶技能”更是一种训练出来的思考维度,和编程语言无关。这些维度决定一个人能否有效解决某一类问题。具体用什么语言并不重要。不过吧,如果只接触一门编程语言,思维肯定会有些捆绑)
需求:
好吧,依旧以伦敦举例,伦敦目前也就只有那么几万个程序员。假设平均两年换一份工作。如果市场稳定了,那每个月新空出来的职位应该只有几千个吧?但是伦敦的招聘广告明明每个月都十几万个啊。而且一年一年越发多。这只能说明:找不到人了!
很多公司都是招不到程序员的状态。有些公司一开始很天真,挂一个他们自认为很好招到人的低职位广告,准备四万英镑年资(30多万人民币)。结果时间过去了几个月,发现过来面试的偶尔几个选手也都不适合,只好把年资提升到六万、八万、十万。最后终于来了一位程序大牛,非常适合,但是人家被另一个给出15万镑年资的公司给抢了。结果挂了一年多还在等人;老板的美梦都这样被现实毁灭掉了。
(在伦敦四五万镑年资的程序员当然也有不少,因为这些人总能找到一个能接受他们的公司。要么公司等得太不耐烦了只能选他们,要么成功装逼就混进去了。也或许是真找到了最适合的一家了。。。可是意识不到自己的稀有程度,低估自己的价值,有点可惜。有些人大概工作了几年才会有这种意识吧,然后追求的工资开始飞速涨价。)
总体来说,伦敦(以及西方各地)的程序员工资很高是有道理的。因为需求高于供给高得太多太多了。其它行业都是公司来选员工。但是这行业还真是员工来选公司。这也可能导致各种不公平吧。许多员工在五十万年资(人民币)的范围混,也有许多员工在百万以上(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稀有之处,并且运用了)。反正平均可能在八十万左右(比伦敦的平均薪资高一倍),但是很少有人的收入在这个平均值,一般是在两个极端。
中国是否处于类似的情况,好像是的。道理应该也很相似。如果你在找一千万人,但是只有几百万人能做到,肯定也会这样。而且其中每一个职位大概只有10-100人能做得好;做得到底好不好又很容易判断出来,薪资差距自然很明显。
程序员收入比其它职业高是事实。而且一点都不虚。
世界需要很多人来干这些事,能干的人又太少了。
这些程序员只要有几年经验在几家公司,累积掌握到了独特(仅限于自己)的一套技能,总能找到高薪的有价值的工作。因为他们是稀有动物啊。只要有一家公司正好非常需要那一套独特的技能,稀有程度已经很明显了。问题是不止一家认为他们稀有,所以各种抢破头。因此稀有的高级程序猿可以挑来挑去。公司竞争抢程序员而不是程序员竞争入公司。
最后讲几句关于未来:
首先,在所有职业当中,程序员是增长得最快的。大家应该都能看得出来。很多传统工作类型已经渐渐被取代了。正是因为程序员把这些工作内容自动化了。这个趋势肯定会继续下去。
最简单的一例应该是收银员工作。以前需要好几十个员工来负责收银的超市,现在只需要一两个收银员。超市里各种越来越先进的自动收银机器。至少在英国大多超市是这样的吧。整个人工收银行业在未来可能就不存在了。哦,还有金融行业现在几乎所有交易都是自动程序操作的。
其实大多行业,迟早都会有类似的淘汰现象发生。目前,大家不会想到有一天医生会被软件取代。可是仔细想一想,一个软件能分享和同步全世界所有的医疗数据来做一次诊断,远胜一个人的脑力所能做到的。律师分析历年来的案例和档案去找出漏洞的能力也可能不如一个软件程序。其他行业我就不一一说了,以后值得另外好好写一写。
这些变化会远远超过几次工业革命的变化。软件行业是唯一能坚持得比较长久的。这些其它行业被自动化软件化也都需要这些程序员来实现和维持。但是未来几十年内,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与其它行业的工资差距也会越来越极端。
感觉很多非行业的人有一种错觉。。。
错认为编程(或Tech)就是很多行业当中的其中一个而已。
呵呵。
几百年前的人也会认为“工业”只不过是一个小行业,因为人不多。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人成了主流,这“工业”开始分成各种各样划分开来的新行业。后来服务业(白领)又突然发展起来了,分裂成现在大家所熟悉的各种行业。
下一次工作变革就是编程。它会慢慢形成很多独立行业。现在已经能看得出来啊,软件行业里面已经有很多不同方向的。。。我干不了A,A干不了B,B干不了C,C又干不了我所做的。但是我们都是“程序员”。在以后,我们就不会再说“他是程序员”,而说“他是A”,“他是B”。因为到以后大多数人都是程序员。一百年以后,“程序员”这个词就毫无意义了。
(当然也不是永久的;AI之类的也总会取代程序员,最后让软件写软件。将来下下下一个paradigm是什么我们都猜不到吧,无法想像。那时可能都没有“工作”这般概念。但是程序员的崛起作为目前一个大的paradigm shift,这是能确定的哦,毕竟这才是一步一步走向AI必须经过的一段历史)
汉语中的软件与英语中的software。。。含义好像不太一致?我觉得任何程序员写的都可以叫做software,不一定仅限于公开给大众下载用、有界面的应用。比方说,那些自动化交易程序,或者一些公司给内部开发的特殊功能,或者谷歌背后的搜索引擎后端,或者一辆汽车一台照相机里面的系统。。。甚至一个drone,这些也都是软件吧??关于【谁说外语难】和【冬奥会开幕式英语解说是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