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什么小语种,文科小语种大学有哪些?
可以报考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直接以外语命名的高校,也有中国传媒大学、外交学院、浙江传媒大学等高校。
报小语种专业必须口试吗?
一般都要口试,大多数学校都是要求英语口试,也有个别学校特殊,那要看那个学校的招生说明了近年来,小语种提前招生录取方式受到越来越多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小语种也叫非通用语,一般是指除英语以外的外语语种,包括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越南语等。 我国加入WTO之后,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家驻外机构、国家机关、企业和外资外企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也明显增加,小语种人才的就业前景普遍看好。据招生院校统计,近几年小语种专业就业率几乎是100%,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和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更提升了对小语种专业的关注度。由此,对考生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合理地选报小语种专业? 选择专业要结合兴趣 专业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人职业规划的起点。因此在选择小语种专业时,首先应该从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尤其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看看自己喜欢学什么、适合学什么样的专业。 凡是学习小语种专业的学生,都必须选修第二外语。本科毕业时,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都能达到四级水平,有的甚至通过六级。有的学生为了加重就业的砝码,还会学习第三外语或者法律、经贸等专业知识。由此可见,选择报考小语种专业,意味着将开始一段非常辛苦的大学生活。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十分枯燥和艰辛的,特别是某些小语种的发音十分特别,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练习,记忆、背诵、阅读大量的词汇、语句和文章。能否学有所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看本人是否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 判断是否具备学习语言的天赋时,可以从平时生活中的语言模仿能力、对语言的记忆能力等方面进行小小的测试:比如,当别人说一段你听不懂的地方话时,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如果语言天赋强,就不仅能模仿,还能较快地从中找到这种方言的发音规律或方法。 报考时特殊要求要认清 限于师资力量和语言教学的特点,开设小语种专业的高校一般采用单独编制20人的小班进行教学。各高校小语种专业每年招生人数都不多,一个语种一般是十至二十人左右。所以大部分高校在招生时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这些考生也要认识清楚。 首先,部分高校小语种不是面向全国进行招生的,有的只是选择部分省市招生,但是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和调整。比如,2007年外交学院只在吉林、浙江等10个省市进行招生。 其次,部分高校小语种招生不接受个人报名。一般高校会规定一个省的几所省重点或者示范性高中具备推荐学生的资格。高校在制定推荐原则时,一般是让生源高中通过一定选拔程序后择优推荐;还有的高校则严格限制推荐的男女生数量,这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确定省、中学、语种和男女生比例。比如,2007年四川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就明确规定了只有指定重点中学的应届毕业生才具有报名资格,而且要统一由中学填写推荐表进行推荐。 第三,一般高校要求报考的学生中学阶段所学语种是英语。但是也有例外,2007年山东大学也招收一部分日语考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细节要求考生注意。即使被提前招生的学校录取后也要参加高考报名,以便高校和省招办按照学生的报考信息办理录取手续,但不需要参加高考。有的学校,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还规定,小语种提前招生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 另外,各高校的小语种也不是每年都招生。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越南语是每四年才招生一次。所以,考生在选报小语种专业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公布的招生简章。 学小语种不是上大学的捷径 有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小语种考试是高校自己命题,题目应该比高考简单,通过测试就可以顺利上大学。其实不然,小语种招生是高校选拔培养特殊语言人才的途径,在选拔难度上丝毫不亚于高考,相反要比高考更为严格。如前面介绍的,只能是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才可能获得推荐资格。考核的方式既有笔试,也有面试。可以说,小语种招生比高考更能综合反映一个考生的整体素质。能被高校录取的小语种考生从平时的学习成绩看,几乎全部都可以通过高考。 学生参加小语种招生,还要到高校参加考试,因此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和财力。所以要综合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而要理智、冷静地选择报考。(王小楠)
上海师范大学英语是必修课吗?
你可以选择各种小语种,不一定是英语,各种小语种选择好了,你就可以成为你的必修课,而英语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不代表所有的人
高考分数换算方法?
国内大部分省区高考总分是750分,只有江苏,海南,上海这几个地方比较特殊,是高考改革的试点地区,有些满分是660分,还有一些地区满分是480分。江苏,上海,海南,将高考科目分为主考和选考两个部分,主考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和英语。
选考科目基本上都是按照等级赋分方法算分的。简单的说这些新高考试点地区,高考实行的是两依据一参考,依据高考成绩和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也就是会考成绩,最后,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以此计分。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新高考改革试点地区,外语考试不仅能考英语,大家还可以选考俄语和日语这些小语种,另外除了江浙地带,其他地区也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这些科目当中任选三门作为选考科目。
正如我们上述所说,选考科目按照等级赋分方式进行计分,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各个学科之间难度都是不一样的,把学生实际的分数转换成等级,再从等级转化成分数,这样更有效,也更公平。
赋分制和传统高考计分有区别:
原始分,也就是传统高考计分,只讲成绩,将考生的卷面分合计就可以了,就是实际的卷面分,学生成绩在那里,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让人一眼就能看明白,所以优点就是直观,只反映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也就是卷面分进行高低排行,在排行过程中,将考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
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
如:甲学生考历史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在35%-45%以内,等赋分之后,就变成了76分。乙学生物理考80分,在全省排名中是1%-3%以内,等级赋分,就变成了100分。
因此,很明显,在赋分制中,不管分数是多少,在考生中排名的占比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成绩的最终因素。
目前有14个省份实施了等级赋分制,分别是ABCDE等级,以广东为例:
A等级,排名等级占比1%-7%,分数区间是83-100;
B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3%,分数区间是71-82;
C等级,排名等级占比33%,分数区间是59-70;
D等级,排名等级占比15%,分数区间是41-58;
E等级,排名等级占比2%,分数区间是30-40;
这种赋分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可比性问题,避免了分分计较的现状。
关于【上海什么小语种】和【文科小语种大学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