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语种广告配音哪家好,湖北女高音歌手?
周小燕,1917年8月17日出生于武汉,毕业于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歌唱家、音乐教育家。
她是中国美声声乐教育大师,先后荣获了中国音乐艺术最高荣誉奖“金钟奖”,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国家军官勋章”等。作品有《长城谣》、《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蚌壳》。
2016年3月4日0点32分,著名歌唱家周小燕因病去世,享年99岁。
人物经历
1917年8月17日,周小燕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工商世家。周小燕的父亲周苍柏是一个非常具有进步思想的实业家。他非常喜欢音乐,由于受到父亲的影响,周小燕从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小燕嵌名联
1935年9月,热爱音乐的周小燕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专门学习声乐演唱。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周小燕被迫中断了自己的学业,回到了家乡。1938年年底,周小燕辗转来到了巴黎,在巴黎她结识了著名的作曲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在他的帮助下,进入了巴黎俄罗斯音乐学院学习声乐,1945年10月,在经过了七年的辛苦磨练之后,周小燕终于登上了巴黎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初次登台,她便以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征服了挑剔的法国观众。此后,周小燕又应邀前往捷克,参加了布拉格之春音乐会。周小燕的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誉为“中国的夜莺”。
1937年抗日宣传队:夏之秋桂涛声《歌八百壮士》合唱曲,周小燕担任女声领唱,在维多利亚纪念堂唱响了这首歌,夏之秋亲自为她伴奏。武汉大公报发表文章,评论“中国不会亡”这个口号提得好,这首歌很快被印成唱片,四处传唱。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周小燕首唱的《最后胜利是属于我们的》和《歌八百壮士》成为人心混乱时的一针强心剂。
1945年10月,萧子升 齐尔品谱制《蚌壳》(后改名《农夫与仙女》)在巴黎的国家大剧院首演,巴黎舆论界十分关注,周小燕的照片出现在各大报纸上,著名音乐评论家也撰文表示赞赏。
1946年3月30日,伦敦白宫剧场,周小燕和李献敏介绍中国当代音乐作品的专场音乐会。曲目包刮齐尔品《美酒美人》(又名《桃花店,杏花村》,根据中国云南民 歌《过年》改编) 孟浩然诗《春晓》等,两首歌均是按照周小燕花腔技巧特长度身制作,《蚌壳》选曲,法语演唱。伦敦报纸上的消息题为“the song of little swallow”,英国广播公司现场录音,向全球传送。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1946年7月底,周小燕首次个人独唱音乐会在卢森堡的卡西诺剧场隆重举行,曲目包括佩戈莱西、普赛尔、舒伯特、李斯特、威尔第等等外国作曲家和贺绿汀等中国作曲家的歌曲精品。
1946年10月,应邀首次访问德国柏林,在复兴剧场举行了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为周小燕赢得了“中国之莺”的美誉。报纸兴奋地评价:“最充分地表现了舒伯特的情趣!”“中国的黄莺唱出了舒伯特的歌声!”
1946年12月9日,巴黎的“中国之夜”假座化学会总会举行,巴黎使馆钱泰大使及夫人、联合国科学文教大会的代表和官员,以及中国科教文代表赵元任、李书华、程文放、竺可桢四位博士,华侨知名人士钱三强、汪德昭先生,女画家潘玉良等也都济济 一堂。周小燕和李献敏在上下半场各表演了一组节目,上半场是中国歌曲《采莲谣 》《红豆词》《叫我如何不想他》等,后半场则用英、意、法、德等国语言演唱了 原文歌剧咏叹调和外国艺术歌曲。《申报》驻巴黎特约记者强仁写了通讯,12月26日的《申报》即以“海国扬威之女歌唱家周小燕、旅欧有年之女琴师李献敏”为题,详细报导了晚会盛况。这位中国记者在通讯中写道:“鄂粤两姝功候造诣均与欧美人才相匹敌,自非有十年上下金钱与时间之大量牺牲不可。”
1947年1月18日,法国广播电台特请周小燕作了15分钟演唱,2月,恩师布朗热女士指挥演出巴赫的《热情》合唱曲,也邀小燕担任女高音独唱部分。2月25日, 周小燕又登上专为世界一流音乐家开音乐会的加伏大厅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之后又在巴黎闻名的香榭丽舍剧院演出清唱剧《蚌壳》,中国驻法大使钱泰亲临主持了这场音乐会。当时专家们对周小燕歌唱的评价,按郭有守先生在一篇文章中的归纳,可分三个特点:一是纯粹无瑕疵,二是水晶般透明结实,三是有个性,保持了中国的文化背景。英文版的《巴黎周刊》则评论说:“音乐会能使听众感到如此兴奋是由于艺术家完美的歌唱能力和修养,以及对作品的表现。”“特别要指出她完美无瑕的声乐技巧,连音、跳音、轻音、半强音和强音都很明亮,给人以不寻常的享受。”
1947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主办的首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周、李两人的照片和音乐会节目单登在“布拉格之春”精美的印刷品上,节目单上还有一大段介绍中国当代音乐的文字,这段文字出自齐尔品的手笔,演唱了三组歌,第一组是江文也的《lovecall-inthefields》、贺绿汀的《神女》、刘雪庵的《红豆词》;第 二组是《长城谣》等三首;第三组是《蚌壳》片段,以及齐尔品谱曲的《春晓》《饮酒歌》等。
路有鸭脖是哪里的方言?
路有鸭脖是湖南方言。因为“路有”在湖南方言中的发音与“有路”相同,而“有路”是指“有门路”“有门派”,即指通过关系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人。而“鸭脖”则是指一种小吃。因此,“路有鸭脖”即是指通过人际关系获得好吃的鸭脖子。值得一提的是,“路有鸭脖”这个词在网络流行后,不少地方的人也开始模仿,用于自嘲和表达一些求助他人的意思,不再仅仅局限于湖南方言。
英语专业好的专科学校?
以下是一些在英语专业方面声誉较高的专科学校:
1.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2.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3.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武汉)
4. 外交学院(北京)
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
6.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
7. 四川外语学院(四川成都)
8.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9.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
10. 重庆外国语大学(重庆)
以上学校在英语专业方面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较为出色,都是值得考虑的选择。但是请注意,选择学校时还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定位,并参考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就业情况等因素做出最适合个人的决策。
我国哪一个省的方言全国都能够听得懂?
感谢邀请,说道能听懂得方言里面有好多方言现在都能听懂,不过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方言里面,南方方言听起来很是吃力。这个具体原因是因为我们国家的标准发音的普通话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在解放以后的几十年里通过不断的宣传,加上学校教育,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造成了北方话稍微说慢点都是能听懂。而南方方言就没有这么好的优势。下面来说一下几个听起来很容易的北方方言。
第一,北京话,北京话毋庸置疑,这是最像普通话的方言,不过它还是有它的特色,北京话我们都叫京片儿。听起来很是有意思,好多老一辈的相声艺术名家都表演过北京话。
第二,天津话,和北京话像,但是又不一样!也听起来很容易。马三立老爷子就是天津人,听他的相声很能感受天津话的魅力。
第三,东北话,东北话由于近几年的一些东北的明星多,尤其的喜剧表演艺术家多,他们拍的影视剧较多,传播广泛影响的他们的方言都很容易让我们就接收了。
第四,陕西话,主要是指关中话,陕西话听起来也顺溜的很,稍微了解一下就能听懂。
第五,四川话,我觉得听起来比较容易的南方话里面,四川话是一个特殊,确实好听,又简单。
以上就是本人关于听起来能听得懂的方言的举例,有何不妥请指教,(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删除)。
关于【湖北小语种广告配音哪家好】和【湖北女高音歌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