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专业小语种考研容易吗,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就考研专业来看?
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就考研专业来看,如果是广外和综合类985大学来比较的话,我建议选择广外。原因有三:
一、从小语种的优势来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带热了小语种人才。根据南方日报,沿线国家官方语言有50多种,政府部门、对外投资企业及跨境电商均需语言人才。
广外东语学院开设日本语、印尼语、泰语、越南语等语言类专业。全国八所独立外国语学院中,从批次、社会声誉、科研力量、办学规模、综合实力来看,广外都是属于排名靠前的学校。
04年我考翻译资格证时考点在广外,去过一次。对广外印象很好,学校在市区,老师也很随和。
读小语种研究生,要保证好就业。很多企业需要小语种人才,会直接去外语类的院校挑选。一带一路上的企业更多,给小语种专业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机会。
二、从教学师资来看我本科和研究生都是是在一同所985上的英语专业,学校也有日语和德语专业。学校的老师,都有过国外留学或者做访问学者的经历,他们在语言能力,科研实力上,都非常不错。
985高校,各个学科师资分配比较均衡。个人感受,外语类的院校,小语种专业在师资配备上,会更占优势,语言类的学科人才更多。
最近学习慕课中的一些小语种课程,老师们对于语言的掌控能力和个人魅力,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能力。外语环境中熏陶出来的老师,有一种独特的气质。
三、从学习环境来看外语类院校,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学习氛围与其他学校非常不一样。每天晨读时间,很多人都在练习口语,听广播,平时去教室上自习的人很多。毕竟,语言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
本科找工作时,与隔壁外语院校的学生狭路相逢,面试时语音语调,语言能力上,都非常不错。单从语言上来看,她们的优势似乎更明显。
当然,不同的视角,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综合大学,优点也很明显。除了国家资助项目很多,重视跨学科能力培养,身边的同路人,也是优中选优的人才。
欢迎更多的观点和视角,给题主一些参考。
我想跨专业考研计算机难度大吗?
跨专业考计算机研究生的话,难度确实挺大,特别是专业课,计算机专业初试科目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和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在考试大纲中确定。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联合命题。不过题主刚大三,现在开始好好准备的话,也是来得及的。
因为对于计算机行业来说,决定你水平的往往不是一门语言,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计算机的就业也有一些特殊性,尤其是很多私企,对一个人的能力要求可能远高于学位要求。换句话说,如果仅仅只有一纸文凭而自身水平不足的话恐怕很难找到一个非常可心的工作。
说到水平,每个职位对求职者所需要的技能树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有重合,但差异更大。比如要申请基础平台方面的职位,可能会着重考察你对C++,数据结构,算法,计网,数据库这些课程的理解程度,注意,说的是理解程度,而不是你能考多少分。那么在这些科目里就有很多东西需要你能灵活的去思考和针对实际问题去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对于工程问题,绝大多数时候是不存在一个最优解的,很多时候使用的方案都是效率和成本的权衡。这样的话就需要在所学知识上多一些实践经验。
关于如何复习
1、可以找刚考上研究生的研一师兄师姐
研一的师兄师姐,刚刚考完,拥有最新的过来人经验,知道专业课重点,手里也有专业课复习资料,比如专业课比较、专业课历年真题等。他们还知道哪个专业方向就业前景、导师实力等等情况
2、即将考研的大四师兄师姐
目前大四的学生,正在备考,等12月他们考完的时候,手里一样有资料,如专业课比较、历年真题、专业课重点等等,还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去蹭课,或者去蹭大一新生的课也可以。总之,蹭课宗旨就是,知道考研专业课要考什么课,就去蹭什么课,什么课对专业课复习有帮助,就蹭什么课。
怎样复习考研英语效率最高?
没有绝对的难,难易是相对的概念。作为一个曾经的考研er,考研英语(一)考过76分,其实不算多高的分数(目标是80)。但曾经为一个基础不好的战友提了几个学习上的建议,他最后考了78分……内心久不能平,感到既欣慰又汗颜。
然后下边讲一下如何复习效率高的问题。我下边用一个图来讲我的计划:
考研英语中有一句话叫「得阅读者得天下」,从卷面分值分布中其实也能看出来阅读的重要性了。但之所以我把阅读放在第二列,还因为要考虑实际做题效果的问题。
考研英语阅读难在哪里了?对于很多刚准备考研的学生而言,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起来十分困难。每个单词都认识,放在一起就晕;甚至拿着中文翻译也理解不透。(我会说我就有这种感觉吗)
有这种感觉就对了。因为考研英语考的不是你的语言水平,而是你的学术和逻辑水平。从历年的阅读选题中我们可以知道,阅读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经济类、传媒类、科技类、政界新闻等等。简单说,考研阅读考的是一个领域。
所以阅读真正难的不是单词和句子,而是对一个领域的了解,以及对段落逻辑的理解。
但是这不意味着单词句子就可以搁着了!我上句话的意思是:单词句子很难,段落逻辑更难,学术领域更更难……
所以该怎么办?
夯实基础是第一步什么是基础?
单词和语法。
回到上边的计划图。既然在第一步安排了视频课程,这就意味着视频课对大部分人都是有用的。相信我,考研是一件非常耗费意志力的事,不要高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力。能交给老师的全交给老师,能花钱买到的,就花钱买。
不过有用不意味着就要看。每个人备考的时间和习惯都不一样,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多时间听课且水平还不赖,果断放弃。
系统的视频课适用于基础需要夯实且时间充足的学生。具体的时间大家可以看自己的情况再分配。我建议暑假之前就把词汇课程听完,剩下的配合着阅读做调整。
真题是万金油,三刷不过分第二列就是阅读了,其实与其说真题是万金油,不如说真题阅读是万金油。我在准备阅读的时候,把单词、短语、翻译、写作的学习全揉进真题的阅读里了。自认为很高效。
如果英语基础还不错的话,可以直接进入做题这一步骤。但不要以做题结果为评判自己的标准。第一遍做题正确率都不会太高,所以熟悉文章、分析句子和段落是主要目的,可以配合视频课同步进行。
语感不好的可以适当背诵段落,亲测有效。背诵的篇目可以借鉴五夜十篇的文章,随便挑5篇背就好~一切量力而行。
一刷的要义是理解。到二刷三刷的时候,就以做题和提升准确率为目的了。当然速度也要快。。。。考场上时间很紧张,且考且珍惜。(我日常做题10分钟读完一篇,但到了考场就变得十分谨慎,导致15分钟一篇了,各位留心)
作文要形成自己的模板市面上有很多作文模板,看看就行,别照搬。阅卷老师对模板是有了解的,因此我建议备考的时候,多从作文书和真题阅读里积累句子,分为几个专题,形成自己的一套模板。具体可以一周写一篇作文。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单词要用「高级词汇」,句子要尽量用「地道的语句」。不要千篇一律的句型!
翻译、完型以及新题型有时间的话可以做专项练习。不过我自己当时没有太多时间去做了。建议和阅读一起练习。还是那句话,阅读是万金油。
关于工具比较火的自控App有Forest、to do list等等。不过不能做计划,也不能把计划直接同步到每天的日程。比如这样:
自荐一下,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使用日事清。计划、日程、笔记一样不少。
最后想强调,考研没有放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考研也是一个探索自己最佳学习方法的过程。共勉。
考研双非院校难度排名?
具体的难度排名不好说的。不过确实有一些双非院校比一些名校考研还难。比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语言大学等等。
关于【设计专业小语种考研容易吗】和【小语种专业的学生就考研专业来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