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属于小语种类别吗,韩语的历史是什么?
首先,你所说的韩语和朝鲜语本质是一种语言,我国的朝鲜族、朝鲜人和韩国人三国人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只是个别词汇、语气不同而已。
韩语发源没法考证,就跟汉语一样,有历史记载前就已经形成了这种语言的雏形。但不同的是,韩语没有形成文字。直到1443年,朝鲜半岛最后一个王朝李氏朝鲜的第四位国王世宗大王创立了朝语,或者说朝鲜语。所以世宗大王也被韩国人奉为神明一样的人物,韩国到处是他的雕像,一万元韩币上就是他的肖像。韩语创立前,他们怎么书写呢?用汉字表意书写,中间混插着几个早期的韩语符号。
虽然韩文创立,简单易学,但一直上不得大雅之堂,韩国士大夫抵制韩文书写,以书写汉字为荣。直到近现代,日本占领朝鲜半岛后,推行去汉字化,学习日语,紧接着南北朝鲜纷纷独立,书写韩语才成为半岛的主流。
物极必反,韩国政府废除汉语,全部采用表音的韩语,甚至把汉城改名为首尔,中医改称为韩医。弊端也显而易见:韩语是表音文字,就像汉语拼音似的,没有汉字,导致有很多同音异义词的出现,经常出现歧义。现在的韩国人基本都不会写汉字了,自己老祖宗遗留的大量的文献典籍都看不了,真替他们汗颜!
什么是小语种院校?
小语种院校是指强调培养外语(含少数民族语言)人才的高等院校。这些院校的特色是开设特殊的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专业,并在该语种教学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与普通外语院校相比,小语种院校的教学内容更为专业精细,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也相对更高。同时,小语种院校通常对学生的语言水平和专业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该语种的应用能力和深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在以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小语种院校对于外语教育的推广和普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缩小与外界的沟通障碍,增进不同国家和区域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做外贸哪个小语种更有潜力?
做外贸的话,小语种首选就是西班牙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整个中美洲(墨西哥),包括美国南部,还有整个南美洲(除了巴西),再加上加勒比海地区,都是讲西班牙语,应用非常广泛, 而中南美是一块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他们没有什么工业,几乎什么都进口,那边的人很保守也很懒,就是不想学英语,不像我们中国人学英语热情这么高涨,你要和他们做外贸, 英语沟通的成功率会很低,学会讲西班牙语则是非常有优势的,西语的发音不像英语那么复杂,除了那个大舌颤音,其他都是一个字母对一个音,比英语千变万化的发音简单很多。
其他的小语种,比如阿拉伯语也可以考虑,这个主要是针对中东市场,但阿拉伯语的难度可比西语大多了,光那些蚯蚓一样的字符就会让人头疼,更别说发音了。所以学阿拉伯语在时间和精力上会花很多。
再有就是日语、韩语这些小语种,如果你倾向于这个两个市场,那可以学习,毕竟这两个国家很多习俗文化与我们相同。
所以选哪个语种还是看你专注哪块市场,当然目前来讲英语还是第一位的,作为世界性的语言,最好要做到精通。不过随着中国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老外开始学习中文,那有一天做外贸时都讲中文了,那真的是最好的事情了。
韩国为什么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在15世纪以前,韩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以汉字为书写工具,但掌握汉字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汉语就更不用说了。
朝鲜最早史书《三国史记》记载了不少高句丽郡县地名,多是朝鲜语音译。
到新罗时期外语水平大涨之后,才改为汉语,即使如此,也有不少不合汉语语法的。还有像韩国的国号,跟我们战国时候的韩国也不是一回事,《后汉书》记载过当时朝鲜半岛南部有马韩 、辰韩 、弁韩三个部落, 合称“三韩”,是当时的朝鲜语音译。而韩国首都之前的名称“汉城”也跟汉人无关,地名来自汉江,这个han,可能是大的意思。
汉语真心难,所以明清来往中国“燕行”的朝鲜知识分子,也只能靠笔谈才能跟中国人交流。精英尚且如此,老百姓更不用说了,有工作需要的就发明了口诀、吏读、乡札等各种方法苦学。
关于【韩语属于小语种类别吗】和【韩语的历史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