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能源汽车解决上游资源供需矛盾
新能源汽车产销蓬勃发展,锂、钴、镍等上游资源也“火热”,价格一路攀升。阶段性供需不匹配不仅大大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而且许多企业加快了上游配置,掀起了新一轮的资源投资。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继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价格大幅上涨后,7月31日和8月1日,零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相继宣布部分车型指导价上调。其根本原因在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
作为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锂、钴、镍等上游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相关资源开发项目周期较长,供不应求,今年5月锂的价格较去年年初上涨了7倍,钴的价格上涨了2倍以上,镍的价格几乎翻了2倍。
工业 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将实现高速增长,以碳峰和碳中和为目标,以强劲的下游需求为驱动力。据行业标准公告、企业信息、行业协会估计,今年上半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80gwh,同比增长150%,行业收入超过4800亿元。
产生新的投资热潮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22年的数据,全球锂资源约8900万吨,锂储量2200万吨,相当于1亿吨以上的碳酸锂。
[新闻自媒体]
2021年,全球锂及其衍生物产量约相当于66万吨碳酸锂当量,同比增长50%以上。此外,曹文宇还指出,目前国内镍和钴是稀缺资源。国内钴资源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1.14%,对外依存度高。钴资源短缺直接制约了我国高比有源电池的发展。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材料生产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新型能源汽车生产国。”。国务院参赞办公室副主任张延通在论坛上表示,预计新能源汽车及相关电池材料行业将成为未来在全球行业竞争中取胜的重要竞争行业。
锂离子电池巨头亿威锂能源日前与紫金锂业和瑞福锂业签订投资协议,宣布计划在湖南省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年产9万吨锂盐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预计为30亿元。上市公司盛鑫锂能源目前拥有7万吨锂盐产能,6万吨锂盐正在建设中。在2022年的半年报告中,该公司表示将继续增加在锂盐材料领域的投资。
技术革新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新能源材料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应对,加快创新升级。
段德斌建议加强资源战略,巩固产业基础。不仅要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和矿产勘探,而且要加强一次资源集约 要注重高效开发,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和综合利用。
在加大上游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注重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迫切,”曹文宇认为,动力电池的低温性能、快速充电性能、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全面、快速、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2022年3月10日,欧洲议会通过了规定电池中钴、铜、锂、镍和其他材料最低回收量的《欧盟电池条例》。只有满足这些要求,他们才能进入欧洲市场。所有动力电池企业都需要建立电池回收体系。
产业链上的企业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需要把风险意识摆在前面。张江峰表示,目前,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在加快锂等期货产品的研发,为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帮助绿色低碳能源转型顺利有序推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