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家学习。
为了方便上课。
很多家长把手机给孩子。
让他们在网上做作业。
欺诈者也利用了这一机会。
把目标转向
思想简单,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
大多数骗子利用儿童。
渴望游戏,明星和零花钱
引诱他们上当受骗。
鉴于最近此类欺诈案件频发
警方发出了预警
提醒家长提高警惕
真实案例一
均值分析
真实案例2
10月28日,兰陵县13岁女孩陈在网上课后浏览微博中“蔡某坤”评论区,找到“蔡某坤粉丝QQ群”并加入其中。陈入群后,看到有人发布免费领取蔡某坤亲笔签名照及红包福利的消息,于是与该人私下聊天,询问如何申请。
给对方陈发一张操作流程图,显示需要把这10块钱转到中国扶贫基金会,才能申请。陈转账10元后,发来二维码让他加“工作人员”的QQ号。陈某添加QQ号后,“工作人员”称陈某为未成年人。刚才陈转账导致商家余额被冻结。如果他不配合解冻,他的父母会被起诉。
陈很害怕。“工作人员”说解冻需要用他父母的手机转账,转账后会马上把钱还回来。陈拿着母亲的手机,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转了15000余元。钱被转走后,陈继续向“工作人员”索要签名照,发现自己的QQ已被拉黑。
均值分析
2.孩子支付成功后,骗子编造未成年人支付不合法的谎言,导致骗子银行账户内的资金被冻结,然后以起诉孩子和家长为由恐吓孩子,再指使孩子操作家长手机转账解冻,导致被骗。
警察再次提醒道
青少年的防骗教育很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他们的防骗思维。
1.让孩子对网上所有主动接近的人都打一个问号,在心里怀疑这个人是不是要骗你,从而逐渐形成风险意识。
2.我们要有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不要有不劳而获的想法。
发表评论